视频丨从候鸟到留鸟,世界极度濒危物种蓝头潜
发表时间:2025年11月04日浏览量:
由于其稀有性,蓝头潜鸭被列入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,列为极度濒危物种。目前,中国蓝头潜鸭仅有2555只。这两天,今年第一批南迁的蓝头潜鸭抵达江西九江东湖。据了解,部分蓝头潜鸭已成为留鸟。南迁的蓝头潜鸭与留在当地的蓝头潜鸭的生活习性是否存在差异?
为了寻找蓝头潜鸭,总台记者跟随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,在九江市查塘区东湖周边观察、蹲守。经过几天的走访,终于在一片水里的莲藕丛附近找到了他们。
江西省鄱阳市九江保护监测站站长 曾庆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:总共有40多只动物,其中不仅有蓝头潜鸭,我们还看到了凤头潜鸭和红头潜鸭。
这是今年入秋以来九江东湖追踪到的首批10只南迁蓝头潜鸭。或许是因为刚来的缘故,它们相当警惕,与同时南迁的白眼潜鸭、红头潜鸭、凤头潜鸭混在一起。
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九江保护监测站陈慧敏:第一批抵达的蓝头潜鸭还处于对湖区的认识和适应过程中。慢慢地它们消失了,以后它们也会拍打周围的区域,寻找更多的庇护所,并为稍后抵达的大群蓝头潜鸭喂食。
绿头潜鸭是夜间活动的,喜欢住在受庇护的地区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蓝头潜鸭通常会在冬季过后飞回北方。然而,今年4月,在九江东湖越冬的蓝头潜鸭大部分北迁后,有80余只选择留在东湖繁殖、饲养雏鸟。
陈慧敏:蓝头潜鸭留鸟和候鸟的区别是,它们不群居在东湖。他们被分成相对分散的小家庭。它们以小家庭的形式散布在东湖周边的安全水域,然后进行繁殖活动。
从“南下北上”到“扎根扎根”,青头潜鸭的选育就是改善东湖生态环境最生动的案例。
陈慧敏:根据我们多年来的观察,蓝头潜鸭从候鸟变成留鸟的主要原因是东亚地区的环境。圣湖地区已经变得适合他们生存了。湖区食物资源丰富,有利于它们在育雏或孵化期间的体力补充。 
